【浙江學習平臺】高溫下“親密接觸”零下162℃液化天然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
在夏日室外30多℃的高溫天氣里,與-162℃的液化天然氣“親密接觸”,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記者走進溫州市中LNG(液化天然氣)氣源站,實地體驗液化天然氣充裝和卸液工作。
充裝環節——
液化天然氣很“凍人” 稍有不慎會被凍傷
出伏后,溫州的天氣依舊“熱情”高漲。上午9時許,室外溫度已經飆升至30多℃。記者換上長袖防靜電工作服、安全帽,跟隨市中LNG站站長黃濤前往該站生產區。
進入生產區前,必須要除去身上可能攜帶的靜電。在一處靜電消除儀前,所有進入生產區的人員需要雙手按在儀器上,直至代表靜電消除的綠色指示燈亮起,方可通過。據介紹,如人體攜帶靜電進入生產區操作相關設備,可能產生引爆液化天然氣的最低能量值,從而引發事故。
來到充裝區,記者被一縷縷“白煙”縈繞的大鋼瓶吸引。黃濤介紹,這些鋼瓶的專業名稱叫杜瓦瓶,每個重達110公斤,充滿液化天然氣后,最終重量可達180公斤。記者現場看到充裝工作人員熟練的挪動這個龐大的杜瓦瓶,在征得允許后嘗試挪動,不料卻難以“動其分毫”。
記者了解到,像這樣移動杜瓦瓶的工作,每5分鐘左右就要進行一次。一次完整的液化天然氣充裝,包括杜瓦瓶外觀檢查、充裝設備固件檢查、裝管等環節。特別是裝管和拆管環節,管道的表面溫度為-162℃,因此工作人員需要戴著耐-192℃的耐低溫手套和防噴濺面罩進行操作,工作強度大的同時,也面臨安全風險,稍有不慎可能會被嚴重凍傷。
黃濤介紹,市中LNG氣源站目前共有2個充裝位,如全天候運行,可充裝15噸左右液化天然氣。隨著溫州液化天然氣需求的日益增加,該站已新建2個充裝位,不久后將投入使用。